1
如何結緣數據委成為CPDA講師?
我是北大學管理的碩士,有高校任職的經驗和企業任職的經驗,07年結緣CPDA項目,了解它是講數據分析,同時融合了統計學、管理學的背景,也融合了企業的一些應用。我非常感興趣,與我在企業接觸到的數據分析實際應用場景、我的學習理論背景是能結合起來的。所以當時幾輪了解后,對我們的課程逐漸熟悉、對學員的需求熟悉后最終成為了CPDA講師。
2
CPDA課程研究和教學中的感受
我作為CPDA講師大概有十五六年的時間了,我們走到學員面前、深入企業里面進行課程先沿理論的開發,結合他們的實際應用場景做課程的更新迭代,每一季在課程迭代的時候都會把行業的發展思路、戰略未來和企業、學員結合起來,這是作為培訓導師真正希望給大家做到的引領和提升。
3
面對數字浪潮的前瞻性思考
很多場合都會提到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事情,其實作為國家戰略來看,數字化轉型叫數字經濟,這件事已經站到了國家的戰略層面。作為企業我們看到的是兩條線,一條線我們稱之為數字產業化,包括數字存儲、數字安全、數字預處理、數字算法、數據應用等等,這一系列叫做數字的產業化發展;另一條線就是各行各業都在進行的企業數字化轉型。
在這兩條線中都會產生大量了解企業業務需求、懂數據分析的人才需求,所以我們會發現企業在國家戰略的背景下,包括自身發展的促進下,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廣泛的。這也是我們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。
4
教學中印象深刻的學員
我記得很清楚在上海授課的時候有一個學員,回到我的課堂再次聽了我的課,課間與我互動的時候說:老師我上次聽過您的課,回去進行了自我剖析理解和創業思維的重新復盤,決定做跟數據有關的創業行為。他做了一個PPT講解他通過數據分析的學習決定做什么事情、怎么利用數據做新的事業、現在已經開始什么事情等等。用課間15分鐘跟我分享了他的心路歷程、創業的想法和學習獲得。我非常感動,這是真正把理論知識、CPDA的理念和自己經驗結合起來了。
5
賦能和反哺
我覺得很多事物都是雙向奔赴,一方面,我不斷帶給學員理論、知識、案例等等,同時我更多地在前沿接觸學員和企業的需求、困惑,接觸最新的案例,也讓我不斷提升培訓理論的前沿性、整體思維框架的合理性。不斷地復盤,對我們導師也是促進,我想這個應該叫彼此成就吧。